凝聚各方力量 守護青春夢想
編者按
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,陜西各高校和職業(yè)技術學校迅速行動起來,積極落實各項防疫措施,盡心竭力關心關愛在校學生,共同織密校園防疫的安全網(wǎng)。
關鍵時刻,各校充分發(fā)揮黨組織戰(zhàn)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組織帶領師生積極投身抗疫一線,同心同力、共克時艱,用溫暖傳遞力量,用行動詮釋愛的主題,表達堅決戰(zhàn)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。
西安音樂學院
奏響抗疫“協(xié)奏曲”
“我們肩并著肩,微微晨光,映著堅強的笑臉,一聲珍重,許下平安的諾言;你看,繁星璀璨,黎明就在眼前,我們共祝福,美麗和諧的家園……”最近,由西安音樂學院師生共同創(chuàng)作的抗疫歌曲《祝福你 平安家園》,溫暖著許多人。
“為確保研考‘應考盡考’,學校組織我們對隔離考生開展點對點送考工作。考試結束,我和同事在隔離酒店創(chuàng)作了這首歌曲,希望通過我們的專業(yè)特長為西安加油打氣!蔽靼惨魳穼W院藝術中心主任劉寶玲說。
疫情之下,如何立足自身特色,奏響抗疫“協(xié)奏曲”?“這些天,廣大師生紛紛響應學校黨委號召,主動參與核酸檢測、物資搬運、心理輔導等工作,黨員志愿者更是沖鋒在前,用樸素的方式傳遞信心與希望!蔽靼惨魳穼W院防疫辦負責人王鮮表示。
不僅如此,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的思政教育元素,打造戰(zhàn)疫思政立體課堂,推動“思政小課”和“社會大課”同頻共振,讓廣大學子在實踐中受益;人文學院教師劉遠先后完成28幅手繪作品,描繪親歷的抗疫小故事,和師生們互相打氣、互相鼓勵;學生們開啟“宅舍抗疫”模式,創(chuàng)作《望安》《長安常安》等作品,用歌聲、音樂和舞蹈向抗疫一線人員致敬……
“為守護師生的平安,除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,我們還立足自身教學特色以‘藝’抗疫,向社會傳遞正能量,助力疫情防控工作。”王鮮說。(記者 劉楓)
陜西職業(yè)技術學院
校企聯(lián)手守護學生
1月7日10時,周建莉與同伴抬著兩筐西蘭花走出陜西職業(yè)技術學院的勞動育人實踐基地。“今年的大棚菜長得真好。 彼呑哌呎f。今天的兩筐西蘭花是給學生一餐廳送的,在就餐系統(tǒng)里,有24名學生點了蒜蓉西蘭花,周建莉要在10時前采摘完并送到食堂師傅手中。
從餐廳出來,周建莉填寫了消毒水配比記錄,幫穿著防護服的同伴背好噴霧槍。她是陜西宜嘉物業(yè)管理公司的一名經理,種植和采摘蔬菜是陜西職業(yè)技術學院與宜嘉物業(yè)黨建聯(lián)建聯(lián)合育人的內容之一。雙方每個月都要開展一次這樣的勞動實踐活動。
“這里是同學們的第二課堂,他們從學校走進田間地頭,可以在實踐中提升勞動技能。要不是疫情影響,這會兒正是他們上課的時間。”周建莉說,“大棚里種植的青菜、油麥菜、西蘭花正處在采摘季,正好補充了學校食堂蔬菜的供給,豐富了師生的‘菜籃子’。”
疫情中,陜西職業(yè)技術學院后勤服務企業(yè)黨員紛紛請纓參與到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,他們在寫著“疫情不退我不退”的請戰(zhàn)書上按下手印,并承諾“確保24小時在崗,聽黨指揮,隨叫隨到”!凹热皇恰F蠊步āh建聯(lián)建’,我們就有責任和義務共同守護學生!敝芙ɡ驁远ǖ卣f。
近年來,陜西職業(yè)技術學院依托黨建聯(lián)合育人基地,形成大融合、大團結、大創(chuàng)新的“大保障”體系,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(記者 劉居星)
陜西省電力技工學校
全力保障學生安全
“今天娃娃們咋樣?”陜西省電力技工學校長安校區(qū)教務部主任楊豐每次給“黨員突擊隊”開會時,先要問這句話。
“缺啥就說,我給咱協(xié)調,要保證133個娃,每一個都得吃好、睡好!1月10日,楊豐走訪學生宿舍樓時,對幾個負責老師說。
疫情發(fā)生后,楊豐帶領陜西省電力技工學校長安校區(qū)9名黨員,組成突擊隊,堅持“服務好學生就是服務好百千家庭”理念,在!霸鸂I”,用心用情關愛學生,從嚴從細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。
飯菜換著花樣、送餐到宿舍、元旦佳節(jié)送上美食和小禮物……作為后勤干部,張春林深知責任重大,他每天吃睡在辦公室,有條不紊開展防疫物資、環(huán)境消殺、餐飲服務、生活物品供給等工作。
學管部副主任王淼負責學生核酸檢測組織、健康情況記錄等工作。了解到學生有剪發(fā)需求,她就借了一套理發(fā)工具,到宿舍給大家剪頭發(fā)!昂⒆觽兌肌隆!”王淼笑著說。
在剪頭發(fā)、送食物的過程中,王淼還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,幫助他們疏導負面情緒。學生都說,她是老師,是親人,是朋友。
“在特殊時期,守護好學生就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!币咔榘l(fā)生后,陜西省電力技工學校黨委副書記杜斌堅守長安校區(qū),一線指揮疫情防控工作,統(tǒng)籌安排各項防疫措施,全力保障師生安全。他說,師生安好,他才安心。(記者 孫鵬)
編輯 / AMY 版權與免責聲明